20世紀是基因的世紀,21世紀是腦的世紀!
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只有30%源于細菌和病毒,其他70%均來源于大腦
腦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
國際腦研究組織第四屆神經科學大會,把21世紀稱為“腦的世紀”。近年來,我國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勢,這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00年9月16日,我國把每年9月命名為“腦健康月”。中國醫促會腦健康專業委員會的王忠誠等百余位著名專家學者發出倡議,將每年9月16日定為“腦健康日”。
1997年在美國醫學界正式啟動人類腦計劃有十幾個國家參與、美國有20多家著名的大學和研究所也參加了——人類腦計劃,是繼人類基因計劃之后的又一劃時代的科學工程。
在“人類腦計劃”的幾項重點研究項目中,因為神經酸史無前例的神奇功能,被作為計劃的重點研究課題。
神經酸的發現,徹底找到了治療腦病的根本;走出了以往只針對腦細胞而忽視神經纖維修復和疏通的誤區,使腦病治療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世界著名的《NatureScience》、《Trends in Neuroscience》等學術期刊發表了一系列高度評價的報道。
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日等國科學家,基于神經酸的特殊作用,紛紛致力于神經酸工業化生產的研究與應用,將神經酸用于各種神經系統疾病,發現植物神經酸對帕金森、老年癡呆的顯著治療作用,并輔助治療代謝內分泌疾病。
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方法還人類健康生活。
2005年,中國西北林業大學王性炎教授的一篇研究論文“神經酸新資源——元寶楓油》在《中國油脂》雜志發表后,引起美國科學界的重視,當即邀請王性炎教授參加由美國化學學會在亞特蘭大召開的國際會議,并將該論文收錄到學會的論文集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