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雜志,大家對《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都耳熟能詳,而在發育生物學垂直領域,也有一本雜志匯集了科學研究成果——《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細胞和發育生物學前沿)》。
該刊物創刊于2013年,由瑞士出版集團Frontiers Media S.A.以月刊的形式發行,2018年獲得影響因子,就達到5分以上,目前在JCR評分(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證報告) 中為一區Q1。由于該刊物不俗的實力,深受全球生物科研機構廣泛關注與重視。迄今為止,該雜志發表文章來源,美國學者比例最高,占比36%;其次為德國學者,占比14%;英國學者第三,占比10%。
2021年6月21日,由寶楓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同研發,利用兩類神經酸結構化合物SM(d16:1/24:1)和GlcCer(d14:1/24:1),對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進行高效檢測的研究成果,發表在《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細胞和發育生物學前沿,IF=5.201)期刊。
寶楓生物陳顯揚博士,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姜楠和張振亞博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同時,寶楓生物韓佳睿醫師,中關村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薛騰副主任也參與了該項目研究。
甲狀腺癌是近幾十年來最常見的內分泌相關惡性腫瘤,也是頭頸部最常見的癌癥。甲狀腺乳頭狀癌(PTC)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癌亞型,目前仍在努力尋找一種可靠的生物標志物。寶楓生物和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應用UPLC-Q-TOF MS質譜檢測技術,研究了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血漿代謝產物的分布差異,以確定潛在的甲狀腺癌診斷生物標志物。通過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確定甲狀腺癌患者和對照組之間的脂質代謝物差異,對識別出的生物標志物進行驗證,并對其診斷性能進行評估。
研究發現13種代謝物是正常人和PTC患者的顯著差異化合物,PTC組顯著高于CK組體現在SM(d18:1/16:1), SM(d18:1/15:0), PE-Nme (18:1/18:1), GlcCer(d14:1/1/24:1) 和SM(d16:1/24:1)中;CK組顯著高于PTC組體現在PG (17:0/14:1), PS (20:3/18:0), PS (20:4/18:0)和PE (O-18:0/20:5)中。利用約登指數公式對單一因子的診斷效率進行分析,發現神經酸類化合物SM(d16:1/24:1)和GlcCer(d14:1/24:1)排名前三位。
寶楓生物和清華大學研究團隊進一步采用多變量統計分析進行模型考察。選擇了Logistic回歸(LG)、遞歸分割(RPART)、支持向量機(SVM)、隨機森林(RF)、梯度推進機(GBM)作為備選算法。通過7倍交叉驗證,計算各模型的準確性、敏感性、特異性、曲線下面積(AUC)等指標。結果發現,神經酸結構標志物的組合,結合邏輯回歸模型體現出診斷效率,可以達到94.5%。
代謝組學途徑分析(MetPA)發現,甲狀腺癌中排名前7位的脂質異常通路與甘油磷脂代謝(a)、亞油酸(b)、α -亞麻酸代謝(c)、糖基磷脂酰肌醇(GPI) (d)、甘油脂代謝(e)、磷脂酰肌醇信號系統(f)和花生四烯酸代謝(g),他們都與神經酸合成和代謝潛在相關。在我們的研究中,甲狀腺癌患者的SM(d16:1/24:1)水平升高,發現。我們認為這可能與鞘脂可變阻滯劑的動態平衡有關,其更深層次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在目前的研究中GlcCer(d14:1/24:1)在甲狀腺癌患者顯著增加,這可能與神經酰胺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相關。神經酸作為支鏈脂肪酸,結合鞘磷脂或者神經酰胺骨架,影響腫瘤生長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而神經酰胺的從頭合成途徑酶可以逆轉腫瘤細胞的耐藥性。
科研延伸:
神經酸(Nervonic Acid),學名:順-15-二十四碳單烯酸(Cis-15- TatracosanicAcidl,C24:1),別名:鯊油酸(SalacholaicAcid)、是一種單不飽和脂肪酸。神經酸在腦和神經組織含量較高,是生物膜的重要組成物質,通常作為腦甙中髓質(白質)的標志物。神經酸是神經細胞特別是大腦細胞、視神經細胞、周圍神經生長再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必需的“高級營養素”;由于人體自身很難生成,體外攝取非常重要。
神經酸具有明顯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力,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神經酸的缺乏將會引起腦中風后遺癥、老年癡呆、腦癱、腦萎縮、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等腦疾病。
神經酸能完整通透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神經纖維進行修復、疏通;讓受損、脫落的保護鞘再生,溶解堵塞通道的壞死組織,誘導神經纖維的自我生長及分裂;使神經細胞所產生的信息及外界的信息都能順利通過神經纖維傳遞;達到指令暢通,以此激活受損、病變及休眠的神經細胞,重塑神經網絡;恢復病人在語言、記憶、感覺、肢體等方面的部分或全部功能,達到腦病的徹底康復。
寶楓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腦健康整體解決方案”的生物科技公司。其自主研發團隊由首席技術官陳顯揚博士領銜,匯集眾多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并與國內頂級醫院、高校密切合作,開展共建。
自 2012 年成立至今,寶楓生物旨在打造上中下游產業鏈,上游重點推廣元寶楓種植技術和發展標準化種植基地,中游圍繞元寶楓神經酸科技,打造神經酸針對神經疾病的功能性食品研制,一類新藥研發,以及腦疾病檢測試劑盒等第三類醫療器械的開發,通過資源整合,打造產業鏈集群。寶楓生物作為國內神經酸領軍企業,也有責任和義務將元寶楓產業向世界人民推廣,并為腦健康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