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腦部神經退化會產生一系列疾病,例如老年癡呆癥;而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能夠幫助老年癡呆癥的患者進行神經修復,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間充質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調節能力,經多次傳代培養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
既往研究表明,MSCs在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發揮的作用已得到證實。早在2000年,Woodbury 等已經在體外成功誘導大鼠和人的骨髓MSCs分化為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此后,Shakhbazau等又通過體內研究發現骨髓MSCs可在體內神經組織中分化為神經元樣細胞,并表達特異性標志。MSCs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可能的機制,包括分泌神經及血管促生長因子,促進神經軸突的新生和構建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等。BMSCs在治療腦外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 SCI)、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亨廷頓舞蹈癥、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020年4月,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李玖軍教授課題組,與寶楓生物聯合研究并發表了《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gulat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repair alveolar type II epithelial cells in acute lung injury of rat》文章,寶楓生物陳顯揚博士作為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使用了間充質干細胞技術,探討其在急性肺損傷中的修復作用,并驗證肺泡Ⅱ型上皮細胞的損傷得到緩解。該技術以及成果,未來可以在急性肺損傷,以及新冠肺炎預后修復中應用,同時也為間充質干細胞在神經系統修復和退行性疾病的治療奠定了基礎。
雖然間充質干細胞對中樞系統疾病的療效在動物實驗中已經得到證實,但是這種治療方法缺乏長效性,移植細胞的存活率太低,僅僅依靠移植細胞短暫地保護、營養神經無法達到根治疾病的目的。因此,寶楓生物與盛京醫院李玖軍課題組,在間充質干細胞研究合作的基礎上,繼續展開《神經酸在高原缺氧缺血性腦損傷作用機制研究》項目。闡述神經酸在大腦中的作用機理,為神經酸在高原地區腦損傷的臨床治療提供理論基礎。而神經酸(nervonic acid)作為細胞膜的神經細胞膜的重要組分,是復合脂質(神經節苷脂,腦苷脂,鞘磷脂)骨架支鏈上的主要結構,參與神經細胞的代謝和修復過程。神經酸可以直接由體外進行補充,有效彌補了間充質干細胞技術使用存在的缺陷。
寶楓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神經系統疾病檢測,以及腦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生物科技公司,未來將從間充質干細胞的外界干預,以及神經酸參與的細胞修復兩個方面,深入研究并展開應用,為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及治療提供新思路及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