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前所未有地大,很多人每天都生活在高強度的壓力之下,不少人更感覺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十分焦慮。就像焦慮癥患者,發作的時候總感覺心里像有一塊石頭,很沉重,也很壓抑。
焦慮癥(anxiety),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癥,是神經癥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征。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panic attack)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那么焦慮癥都有哪些表現呢?
1.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
(1)情緒癥狀 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和內容?;颊吒杏X自己一直處于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吊膽,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
(2)植物神經癥狀 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方面的癥狀。
(3)運動性不安 坐立不安,坐臥不寧,煩躁,很難靜下心來。
2.急性焦慮(驚恐發作)
(1)瀕死感或失控感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幾乎跟正常人一樣。而一旦發作時(有的有特定觸發情境,如封閉空間等),患者突然出現極度恐懼的心理,體驗到瀕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經系統癥狀同時出現 如胸悶、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全身發抖等。
(3)一般持續幾分鐘到數小時 發作開始突然,發作時意識清楚。
(4)極易誤診 發作時患者往往撥打“120”急救電話,去看心內科的急診。盡管患者看上去癥狀很重,但是相關檢查結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診斷不明確。發作后患者仍極度恐 懼,擔心自身病情,往往輾轉于各大醫院各個科室,做各種各樣的檢查,但不能確診。既耽誤了治療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生活中如何預防焦慮情緒與焦慮癥?
一、睡眠要規律
很多焦慮癥患者喜歡晚睡晚起,而因為上班上學而被迫早起,這樣睡眠就不足,睡眠不足使大腦皮質弱化,不能控制丘腦濾過不必要的信息,無用信息過多涌入大腦皮質,引起過度警醒,加重焦慮。所以千萬不要說自己夜里精神好,腦子清醒,學習或工作效率高,想一想你用今晚的效率換取明天的焦慮,劃得來劃不來?
二、請堅持運動
保持運動的習慣很重要,還可以多做一些手工,讓大腦得以休息。當然,有人會問,我怎么一邊動一邊焦慮呢?確實有這樣的情況,比如有人一邊散步,一邊正好有空閑去想那些煩心事,結果更焦慮。
但如果你加大運動量,例如跑步、舉啞鈴,勞累很快將你的焦慮擠掉。而且勞累也助于你今晚的睡眠。不過請注意,在強體力運動后2-3小時再入睡,否則反而會睡不著。
三、飲食少刺激
吸煙松弛精神,緩解焦慮,所以很多焦慮程度高的人都有吸煙的習慣;還有一些人會選擇酒精,因為酒精有鎮靜效果。但請注意,煙草有依賴作用,而酒精撤除時焦慮也會反彈性加重,這都會帶來更糟糕的問題,比如煙或酒精依賴。
四、保持樂觀
當你缺乏信心時,不妨想像過去的輝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將很快地化解焦慮與不安,恢復自信。
五、學會放松
在面臨每天的例行干擾之前,暫時放松數秒,可以大幅改善焦慮的程度。例如,當電話鈴響,先做個深呼吸,再接聽。養成這種蓄意放松數秒鐘的習慣,它可充當有效的鎮定劑。使你控制焦慮,而不是被焦慮掌控。周末假日,還可以開車兜風或到海邊逛逛。盡量作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拋開工作的煩惱。
六、轉移注意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讓你心煩緊張,你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把視線轉向窗外,使眼睛及身體其他部位適時地獲得松弛,從而暫時緩解眼前的壓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動,暫時避開低潮的工作氣氛。
七、補充神經酸
神經酸能促進突觸重建,改變受體表達水平,在完成第一步救活神經元后,還可促使神經元周圍長出很多新的側芽、樹突,逐漸構建新的突觸連接,重建功能完善的神經網絡,從而加強了神經遞質的攝取、傳遞,從根本上消除引起焦慮的物質因素,從而使患者恢復正常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