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D platform
神經酸(NA)是一種長鏈單不飽和脂肪酸,存在于哺乳動物的大腦中。在治療精神疾病和神經發育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界中,NA通過一些植物,真菌和微藻進行合成。雖然脂肪酸的代謝已經研究了幾十年,但生物合成
NA的含量還有待證明。一般認為,NA的生物合成是從油酸開始,經脂肪酸進行丙二酰輔酶A和長鏈?;o酶A,由限速酶3-酮?;o酶A合酶(FKCS)縮合而成。在植物和酵母中,高NA產量品種的fkcs基因的異源表達導致了fkcs基因的合成NA增強。然而,也有報道稱,在一些植物的去脫氫酶可以催化長鏈飽和脂肪酸成為NA。
迄今為止,在38種植物中發現了神經酸,屬于13科31屬,其中8種木本和2種草本植物神經酸含量大于4.6%。其中,目前能夠規?;N植,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只有元寶楓。通過轉基因技術,將外源的fkcs基因在擬南芥中表達,可以提高30倍的神經酸含量;同時,外源基因過表達,可以將埃塞俄比亞芥的神經酸含量從2.8%提高到30%。盡管目前基因工程可以打破種間限制,提高異源植物的神經酸含量,但是在實際生產中,還是碰到轉基因安全性,以及基因平行遷移的生物安全風險,短期內難以產生應用價值。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一些絲狀真菌和細菌中有報道稱可積累NA。一種桑樹內生真菌可以產生占整體油脂16-48%的神經酸。另外一些真菌的株系也報道可以產生整體油脂5-15%的神經酸。酵母作為重要的生物反應器,也應用于神經酸的生物合成。盡管進行了非常多的科學常識,在酵母中高效表達超長鏈脂肪酸的技術依然存在瓶頸,利用酵母作為生物反應器還有待時日。
因此,在短期內,探索或尋找自然神經酸的供體植物,依然是工業化的基礎。另外,具有特異性的生物生產體系(新底物+酶+反應體系),是未來神經酸生產革命的重要基礎。工業NA生產的發展,可以通過基因工程產生的產油酵母NA的生物合成途徑和調節代謝,該方向依然是未來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Fan et al. 2018. Biosynthesis of nervonic acid and perspectives for its production by microalgae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007/s00253-018-8859-y